2019年4月4日上午,以“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海关”为主题的讲座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举办。主讲人为剑桥大学方德万(Hans van de Ven)教授,本次讲座由中国近代史研究所魏文享教授主持,近代史研究所马敏所长、徐炳三副教授以及我校特聘教授滨下武志教授、李培德教授,复旦大学朱荫贵教授到会。
本次讲座内容及形式均有不同于以往之处。在形式上本次讲座分为方教授讲座环节以及方教授与滨下武志教授对谈环节;在内容上较此次主体大为拓展,不仅仅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海关情况还有与之相关的财政金融知识和做论文时收集资料的方法,以下就方德万教授此次讲座作一简要叙述:
此次讲座,方教授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金融化、财政化的趋势入手,引出金融与财政对清末民初政治发展的关系与影响,并由此延伸出对于欧洲地区财政、金融事业发展的梳理,指明资本需求对于英国与荷兰这两个早期资本主义帝国的金融中心与政治中心位置变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关系。而中国皇朝财政系统与财务管理方法改革也是发生在甲午战后这样一个剧烈变动的时期,同时也谈到了解释辛亥革命发生的一种全新视角,即从国内外发行国债的角度解释辛亥革命。从鸦片战争之后,包括日本在内的列强出于自身的利益对清政府变现出极大的关注,尤其是在梳理财政、缓和列强矛盾等方面。
方教授认为19世纪末,在华外国金融家与银行团在国债市场与辛亥革命的过程并无直接联系,但对辛亥革命的政局有重大影响。著名历史学家周锡瑞评价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是进步的,在社会上是保守的。”而方教授从银行业权力变化的角度来讲,辛亥革命后外国人尤其是银行界群体权力有所增强,最明显的表现是中国从皇朝向附属地的转变。清末民初海关及海关收入占据重要的地位,占到当时财政收入的20%-30%左右。与以往观点不同的是,方教授认为在辛亥革命之前,海关并非是收关税的地方,而是由总理衙门管理的对地方税收监督的机构;而在辛亥革命之后,则变为由地方官管理的征税机关。在近代过渡特征之下,近代海关明显带有传统与现代、中英融合的色彩,并且深受殖民地的影响。但是方教授认为,首先以赫德为首的在华税务管理团体与英国外交部有矛盾的影响下,海关要依靠中国政府的支持;海关的责任也从评估商人向地方官角色的转变;尤其是设立海务科以管理海上船只和海口贸易事务、海岸
卫生状况等,并以灯塔作为具体事例生动讲述了这一变化。其次是近代银行业在中国所发生的变化,是以海关作为中介人的另一具体表现在与香港政府交流、中法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方教授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中国最重要的英国人都是爱尔兰人,他们对英国政府的态度别具意味。
海关对银行的另一重要影响是银行地位的不断上升,必不可少的是外债的增加。在以粮食为基础的亚洲国家,国家的田税、地丁银、盐税等是国家财政的支柱,而对于商业不甚重视。而在近代这一特殊时期,海关的金融活动凸显重要,对于维持国家统治(购买船炮)、支持国家科举事业;在近代的平乱之中(左宗棠借款)、赔款均有重要作用。在洋务运动中,西方经营管理的股份制和股票的传入,股票这一形式扩展开来。清廷命上海道台以海关税收作为抵押发行股票,甲午及庚子之后的赔款也是以关税作为抵押。甲午后发行昭信股票缓解财政困难即为此明证。
在辛亥革命之后,英方如何保护股票持有者的利益?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并未直接由美国回国,而是先向欧洲游说银行家,但结果差强人意。欧洲银行团向袁世凯提供了超过甲午和庚子赔款总和的借款以支持其平叛。而在后来的南京临时政府,对于外债与赔款全部承认,这不仅仅是与列强的态度有关,更是受其财政虚弱导致军力虚弱的影响。
此次讲座的第二环节是方德万教授与滨下武志教授对谈,首先滨下教授对方德万教授的讲座做出精彩点评并提出了一些问题:以循环论的角度论述近代历史尤其是金融发展的历程,其中牵涉到央地官员权力关系的问题、内外联动发展、银行在内外关系所起到的作用?海关在当地社会官员、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从全球视角度看海关的地位和发展、债务市场与伦敦金融业的关系。方教授针对滨下教授的问题做出了解答并且也针对关于研究中关于资料使用以及外延问题,以及甲午战后的英日联盟问题展开了探讨。两位教授所持观点受立场以及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影响:滨下教授以债务与票号的关系为例论述了地区与世界联动的关系;而方教授则是从欧洲与亚洲的州际关系出发探讨了海关在近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会后,方教授认真回答了两位同学所提出的问题,此次讲座涉及内容极为丰富,对同学们的启发很大,获益匪浅。
附学者简介:
方德万教授,荷兰人,著名汉学家,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研究所中国近代史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British Academy)院士。曾任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院(Facultyof Asia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院长。1980年获荷兰莱顿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学专业硕士,1987年获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语言专业博士,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
方教授是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抗战的学者之一,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949年前的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军事史、1850-1950年中国的国际化、中国海关史等。主要著作有《从朋友到同志: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From Friend to Comrade: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 》(War and Nationalism in China)、《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Breaking with the Past:The Global Origins of Modernity in China)、《战争中的中国:新中国出现的胜利与悲剧》(China at War:Triumph and Tragedy in 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China)等。主编《剑桥战争史》(第四卷:战争与现代世界)(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war:Volume4, War and the Modern World);《为中国而战》(The Battle for China)等。
滨下武志教授,日本人,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亚洲研究院院长,曾任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和龙谷大学等大学教授,现任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社会经济史、东亚经济史、东南亚华侨华人史。
滨下教授著述宏富,主要有《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香港:亚洲的网络城市》、《朝贡体系与近代亚洲》、《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等。(通讯员:杨宽)